发布时间:2022-05-28 15:28:35 人气:1098
快盈500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好种子问题”相关决策部署,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中国农业科学院于2021年9月发布启动了“强种科技行动”,明确了科技支撑种业振兴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近一年来,在农业农村部党组坚强领导下,在院党组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农科院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担当,聚焦主责主业,强化责任担当,加快推动“强种科技行动”落实落地。全院11个农作物种业研究所、4个畜禽种业研究所的95个种业科研团队以习近平总书记致我院贺信精神作为精神指引,紧紧抓住种子“要害”,大力推进种业自主创新,围绕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生猪、肉牛、肉羊、白羽肉鸡、肉鸭等主要畜禽,以及油菜、蔬菜等种业创新工作,开展跨学科、跨研究所、跨团队的联合攻关,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
挖掘优异基因资源,创制优质育种材料。加强重要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与调控网络研究,在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等重要农作物性状遗传解析方面,发现一系列重要关键基因及关键位点,创制优异育种材料。研制出增产15%以上的多粒普冰小麦新材料、高抗性淀粉含量和氮高效小麦新种质;克隆大豆遗传育种界寻觅50年的雄性不育基因GmMS1,揭示GmMYB14调控大豆耐盐抗旱耐密的分子机制;克隆设施番茄、彩椒、水果黄瓜等高端蔬菜耐低温、抗病毒等优异基因。发现一批与畜禽生长发育、品质风味密切相关的新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创制具有快长、高繁、节粮等特性的白羽肉鸡新素材等,为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提供重要支撑。
强化种业基础研究,取得原创性理论突破。在自私基因系统控制水稻杂种不育并影响稻种基因组分化、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水稻核心种质资源解析、二倍体马铃薯基础研究、畜禽遗传机制解析等方面获得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重大发现。成功克隆出杂交水稻种子,实现了杂交水稻无融合生殖“从0到1”的突破;通过基因组编辑的方法克服了马铃薯自交不亲和的难题,并解析了马铃薯自交衰退的遗传基础,培育出二倍体马铃薯自交系和杂交品系,实现籽粒繁殖替代薯块繁殖;解析了密植下油菜群体光效光能利用率、个体高光效、油脂优势合成的调控机制;绘制出长白和粤东黑猪等4个品种猪的高质量单倍型基因组和猪的泛基因组,鉴定出肉鸡胸肉率等五类重要经济性状的关键变异位点。
突破种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补齐短板。突破快速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良种良法一体化等关键核心技术。植物工厂水稻快速繁育技术取得突破,植物工厂环境下实现矮秆水稻品种种植63天收获的重要突破,生长周期缩短一半;创制自然条件下1年4代大豆快速育种新技术,集成密植匀植群体调优高产高效栽培与大豆机械化低损高效收获技术,创造大面积亩产200公斤高产典型;创建油菜耐密植栽培技术,使每亩油菜株数从1.5万株提高到3万株,实现了单位面积产油量倍增;自主研发了110K肉牛育种芯片,构建了肉牛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形成育繁推一体化高效肉牛产业模式;建立了肉鸡智能化全基因组育种技术体系,为肉鸡品种植入“中国芯”。
培育系列重大品种,科技支撑稳产保供。培育具有绿色、高产、优质、抗病等优良特性的突破性重大品种。选育的水稻新品种“春优927”平均亩产1015.5公斤,打破农业吉尼斯纪录;优质强筋小麦“中麦578”2020年创全国冬麦区高产纪录亩产841.5公斤;高产抗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中玉303”等累计推广600万亩以上;大豆“中联豆1501”等6个新品系达到国家审定标准;培育蔬菜新品种12个,推广面积超过30万亩,实现进口品种的部分替代和优良品种的批量出口;耐密高产高油宜机收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亩产419.95公斤,刷新我国冬油菜单产纪录;中畜草原白羽肉鸭商品代2021年推广7亿只,市场占有率20%;“广明2号”白羽肉鸡打破国外种源长期垄断;“三高两广”的专门化肉牛新品种华西牛,主要肉用生产性能基本与国外优秀品种持平;“中畜一号”和“中广黑猪”等新品种选育进展顺利并成功转化1800万元。
推进重大平台建设,支撑种业科技创新。推动建立作物、畜禽、微生物等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种业创新平台,打造农业种质资源战略保存、技术研发和共享服务的重大公共平台。建成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并投入试运行,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设计保存容量150万份,是现有种质资源库的近4倍;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完成初步设计编报,争取早日批复开工建设;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完成可行性研究;布局在南繁硅谷的国家作物表型与基因型鉴定平台已开工建设;水稻、小麦、大豆、油菜四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有序推进。
科技创新工程作为我院改革发展的“一号工程”,是我院推动各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自2013年启动实施以来,多措并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适合农业科研规律和特点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围绕院使命职责,强化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部署。一是建立了以履行使命为导向的科研任务体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基础性、长期性、公益性农业科研任务组织科研团队持续开展科研攻关,围绕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重大农业科研任务组织开展跨学科跨团队的重大任务联合攻关。二是建立以学科团队为单元的科研组织方式,构建以学科方向为引领、以科研团队为主体、以科研任务为主责、以平台基地为支撑的一体化科研组织方式和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建制化优势,彰显体系化能力。三是建立以农科英才为核心的人才队伍体系,启动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发展体系,着力引进和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杰出人才和后备科技力量。四是建立以绩效考评为核心的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实施科研进展报告制,采取分期、分级、分类考评,从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贡献、人才团队建设、科研条件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资金使用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价,避免“四唯”。
快盈500 推进种业振兴是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中国农科院将以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加强对种业创新工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依托院作物种业科学中心、院重大科研任务等持续开展重大种业科技攻关,助力打赢种业翻身仗,加快推动实现种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为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关推荐
猜您喜欢